情緒如何影響能量

在靈性層面,情緒其實是具有振動頻率的能量,不只是單純的感受。快樂、愛、感恩等正向情緒,振動頻率數値高,充滿動能,讓身體細胞擁有活力;而恐懼、憤怒、悲傷等負面情緒,振動頻率則較低,動態緩慢甚至停滯,容易使能量堆積阻塞。

當我們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中,這些低頻率能量就會像積水一樣,在身體的特定部位累積。久而久之,這些 「能量淤積」 就會影響器官的正常運作,最終以身體疾病的形式顯現出來。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療癒執行者強調,疾病的根源並非單純生理問題,而是源於我們內在情緒未被適當處理。從這個角度看,要療癒身體,必須從改變內在能量與情緒著手。

這並不是說要忽略醫療,而是在醫學治療裡適時加入能量調整,效率也許會更提升。

情緒與特定身體部位的連結

有許多靈性教導皆以靈性角度為出發點,深入探討能量與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健康。他們的觀點核心都圍繞著一個概念:我們的身體不只是物質的存在,它更是我們內在世界的一面鏡子。

露易絲.賀 著作的《創造生命的奇蹟》中,詳列了各種情緒與身體疾病的對應關係。她認為身體部位與特定情緒模式有關聯。

例如:
喉嚨問題 ☞ 通常與無法表達真實感受、壓抑創造力、或自我批評有關。
消化系統問題 ☞ 可能反映我們難以 「消化」或處理某些生活中的事件或情緒。

她想傳達的觀點是:疾病並非宇宙的懲罰,而是來自靈魂的呼喚,要我們去正視那些被自己忽略或壓抑的情緒與課題。

如何面對情緒、與情緒自處?

一、允許與觀察|當情緒的「旁觀者」

當強烈情緒(憤怒、悲傷、焦慮)來襲時,我們通常會被它完全淹沒。
這時試著做個簡單的練習:暫停下來,成為情緒的旁觀者。

別急著反應:感到憤怒時,先不急著說話或行動,允許深呼吸,給自己幾秒鐘的緩衝。

成為自己的旁觀者:閉上眼睛,感受情緒在身體的哪個部位。胸悶緊繃?胃部絞痛?還是頭部發熱?想像這個情緒是雲朵,它飄來了,你只是靜靜看著它,不評斷它的好壞,不抓住它也不抵抗它,允許它自己飄走。

為情緒命名:你可以輕聲自我對話「是的,我現在感到憤怒」、「我覺得很悲傷」。為情緒貼個標籤,就能將我們從情緒漩渦中拉出來,讓我們與之有足够的距離,好好觀察它們。

二、書寫與對話|與情緒深度連結

書寫是與自己內在情緒對話的最佳方式。它能幫助我們把頭腦混亂的思緒變得具象化,攤開在一張白紙上,一目瞭然。 建議以紙筆書寫,因手部神經連通大腦,會更為直覺。但你依然可以用自己習慣/喜歡的方式。

自由書寫:拿出紙和筆,不設任何主題,想到什麼就寫什麼。寫下你此刻的感受想法,甚至是塗鴉、或是毫無章法的亂罵都行。不要擔心語法或邏輯性,重點是讓情緒被抒發。

與情緒對話:試著以第二人稱與你的情緒對話。例如你可以寫「親愛的焦慮,我知道你又來了。我想問你今天想跟我說什麼?你在害怕些什麼?」透過這種方式,你會發現情緒背後,往往隱藏著更深層的需求或恐懼。

三、身體釋放|讓能量流動起來

情緒不僅是心理感受,它也是種身體能量。當我們感到情緒堵塞時,身體通常也會有相應的緊繃或不適,這能使我們更容易覺察。

肢體伸展:當感到壓力或焦慮時,試著做些輕柔的伸展運動,特別是針對肩頸、背部和骨盆區,這通常是情緒積累的重災區。

深呼吸練習:深呼吸是最簡單但有效的方式。當你感到情緒高漲時,慢節奏的吸氣,讓空氣充滿腹部,然後再緩緩吐氣。重複幾次,你會發現心跳和思緒都能逐漸平靜下來。

有氧運動:跑步、跳舞、快走等有氧運動,能有效釋放體內積累的壓力因子,讓被壓抑的沈重能量,透過身體被代謝出去。

總結來說,從靈性的角度看,身體的健康是我們內在情緒、和能量狀態的直接顯化。

當我們學會聆聽身體的聲音,並有意識處理和轉化自己的情緒,我們不僅能療癒身體,更能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。

面對情緒的過程,就像鍛鍊新的肌肉,需要耐心和持續不懈的練習。每次的覺察與接納,都能為自己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內在空間,讓自己提高內在柔韌度,不再輕易被情緒左右,更能有意識與它們共存。

加油!祝各位皆已活在身心靈健康、喜樂,面對自己感受良好、平衡、自在的發光狀態。

Stacy代西
Stacy代西

新時代New age靈感知者,連結宇宙源頭光頻率,與傳統靈媒形式不同,不是大家所想的仙姑或女巫。Medium White主理人,能量療癒師,英國天使靈氣&獨角獸靈氣工作坊教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