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性小我自我覺察

覺察靈性小我,是我們邁向內在平靜、自由、與真實合一狀態的最關鍵一步。

許多人認為的靈性成長,是「變成一個更好的人」,但若觀念沒有校準,很容易讓小我穿上靈性外衣,變成換湯不換藥。小我常以 「我已開悟、已療癒完成」 來偽裝,好讓自己避免面對特定情境。真正的靈性並非成為特別的存在(分離),而是意識到你本就是整體的一部分。當人放下優越感,不再需要比較,或證明自己時,才能真正感受到合一狀態的無條件之愛與平靜。

自我檢測時,請溫柔提醒自己:回到當下,放下評判,並以一顆謙卑與開放的心,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刻。這趟旅程的終點,不是成為一個完美的聖人 ,而是回歸那本就完整、無須證明自己的你。

自我檢測,並非開始指責他人

開始探討之前,請容本篇先做個重要的提醒:檢視是為了向內看,而非向外指責。靈性覺察並非評判他人的工具,而是自身的反思。當我們用靈性概念定義別人時,本身就是小我正在運作的體現。

你可以透過以下問題自我檢測:

動機檢測|分享靈性或療癒時,我是想真心交流,還是想被認同、證明自己的能力?

態度檢測|當遇到不同觀點的人,我是好奇與尊重,還是心中默默批判?

陰影檢測|我是否會用靈性語言來否認、或跳過引發不舒服的情緒?

謙遜檢測|我是否能承認自己還不知道某些事、 或說「我也在學習中?」我是否能欣賞別人的道路,即便和我完全不同?

靈性小我|小我如何偽裝成靈性?

小我(Ego)的核心是「生存」模式,它沒有不好,會找方法來保護自己、強化自我存在感。 小我過度運作並成為主宰,才是問題。小我不會在我們接觸靈性後憑空消失,若不去處理療癒它,反而會換上新的外衣繼續存在。

小我的角度看靈性:將靈性看作是身份標籤、認同,並帶有競爭的意味,把療癒或覺察成果高低,作為證明自我價値的管道。

小我的恐懼:這種身份優越背後,其實隱藏更深的恐懼。害怕自己不够好,害怕再次回到舊有痛苦。所以,小我可能急於將自己與舊狀態切割,以此確保自己的「安全」。

小我型意識逃避:小我通常只是想要安全感、確認存在價値穩固,因此會用「光與愛」說法來掩飾痛苦、逃避不想面對的陰影。

靈性傲慢行為|小我進一步固化

靈性傲慢(Arrogance)是指,將靈性所學知識,完全變成自我膨脹、利益自己的工具,甚至可能帶有侵略性、攻擊性等等。

傲慢的「分離」本質:它讓你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高、更覺醒進化、無意識看輕或否定別人。這種優越感會將自己與他人隔開,與新地球利他與合一的頻率,是完全背離的。

傲慢的表現是「批判」:用靈性理論去評判他人,覺得「他們還在睡」、「他們還沒辦法揚升」,都是靈性傲慢的典型症狀。

傲慢型意識逃避:拒絕理解他人或生活本身的提醒,因為覺得自己已經超越。這種忽略投射原理的狀態下,會讓自己覺得放眼所見的世界都很傲慢,加深受害者意識的濾鏡。

如何覺察與改善?

請用溫柔、不帶批判的眼光來觀察自己。

觀察批判:聽到有人談論不同觀點,內心反應是憤怒不屑,還是想「導正」對方?
✦提醒自己,我們都在自己的旅程上,沒有高低之分。願他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。

檢視動機:你修行的動機是什麼?平靜與成長、愛與分享?還是別人能看見你的進化?
✦焦點從別人看法轉到「我從中學到什麼」。練習回歸內在喜悅,而非追求外在成就感。

擁抱脆弱:你是否害怕承認自己脆弱、不完美?當你再次陷入舊情緒時,會感到羞愧嗎?
✦當你能接納自己的脆弱與陰影,內在力量就會更完整與平衡。請溫柔告訴自己「沒關係,這是正常人性,我接受此刻的自己。」

最後總結,靈性可以這麼定錨

✦靈性作為內在生活的輔助,而非身分標籤。

✦接納自己與他人還在學習的部分、允許不完美存在、承認還有更多未知。

✦把覺察落實在日常行為校正,而不是只停留在語言、或能量的抽象概念。

靈性成長不是比賽,沒有誰比誰更高。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頻率中學習與體驗。當我們用愛與同理心去面對彼此時,才能真正體會到合一的意義。當我們開始思索這件事,代表已走在充滿覺知與慈悲的道路上。

願各位皆能停止自我批判,走入真實喜悅、自由自在、充滿愛的心生活。

Stacy代西
Stacy代西

新時代New age靈感知者,連結宇宙源頭光頻率,與傳統靈媒形式不同,不是大家所想的仙姑或女巫。Medium White主理人,能量療癒師,英國天使靈氣&獨角獸靈氣工作坊教師。